编者荐语:
纪念梁湘润大师仙逝十周年,牧野先生(公众号:星夜探源)撰写的纪念文章,文章写的很朴实真诚,感人至深,分享大家阅读。
以下文章来源于星野探源 ,作者谷牧野
在几个月前的一个夜晚,笔者接到了赵保华师兄《梁湘润纪念文集》(第二辑)的约稿,嘱托我在文章中记叙学习梁师著作的心路历程和习得体会。
虽自知学识有限和笔力不济,但自己近年来深受梁师遗惠甚多而未曾报答一二,恰逢梁师仙逝十周年之际,笔者于情于理都应尽己之绵力来完成赵师兄重托。
回顾自己寥寥数年的命理生涯,对我影响深重者有两人,一位是以“禄命文化薪火相传”为使命的梁湘润大师(后文均以梁师代称),一位则是身处穷乡僻壤而不世出的同村长者,于我而言:同村长者是生发我命学萌芽的第一重雨露,而梁师则是矗立在我命学生涯的长明灯塔。
「初识命理」
初次接触命理是在十三年前的一个深冬。
其时我正处于墓库大运的最后一个年头,父亲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家境破败满目凄凉,亲属情缘冷如冰炭,加上自身的工作和感情俱皆失利,自觉前途一片灰暗……
情绪百无聊赖之际,斜躺于床上长吁短叹……
此时有同村长者来我家串门闲聊,父亲拿出全家人的八字让长者帮忙推算后运,论及我的八字时,我已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
此时听到长者的声音渐高:身处墓库运,五年之内会多遇违逆之事,任谁也不能避免。明年的冬至后会有贵人相助,下步大运明佳可期,应早做准备以图奋发有为……
这一席话温暖了我业已冰冷许久的心窝……
长者离去前为我留下一页命书,其中对我多有褒赞和勉励,这些温情寄语让当时身处蹇途的我备受鼓舞。
后来命书上的批断大多都应验了,这也使我对命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意念感召自己走向命理的长途……
「命理浅探」
然而笔者开始自学命理之时,无论是贴吧亦或是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皆以判断日柱旺衰和寻找用神为第一优先,正是言必称“旺衰”,语必道“用神”,如若不从此着手八字分析,就会有被他人戏称“不入流”的尴尬……
而具体的判断旺衰和寻找用神的方法又是各家唯心自论,缺少统一的标准,以致于笔者长期在旺衰和用神的漩涡里打转。
每欲精进命理之时,翻开书籍满页是“用神忌神仇神闲神”,打开网络也皆是“身强财官可用”之类的命理八股文,读不久时便心浮气躁,直至昏昏欲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睡前读十分钟的命理文章能够让我克服“睡眠困难症”,从而达到快速入睡的目的……
久困于“旺衰”和“用神”之迷途的我,曾一度自暴自弃,甚至产生了放弃命理学习的想法!
「梁师结缘」
和梁师结缘是来自一位长期浸淫贴吧的师兄的留言:与其在评断旺衰和找用神上浪费时间,不若先把十神六亲定位及性格特色等基础知识搞清楚,梁师著作《子平基础概要》对此类基础知识讲解的很清晰透彻,十分适合初学者。
因缘际会,我在一个夏天的午后下载了梁师所有著作的的电子版本……
诚如梁师所言:论命要以实务为准,纠缠于命理八股无益于任何人。
纵然是判断对了旺衰和寻找到了所谓的用神,对于命局本身得分析也只是简单的吉凶,而不能给自己或他人以实务性的指导和建议。
我对此心有戚戚然,于是便开始了梁师书籍的研读。
自我学习命理以来,从未见过有哪本命理著作可以把十神的性格特色分析的如此风趣幽默而又惟妙惟肖,所以《子平基础概要》作为我真正感兴趣的命学启蒙书籍在我的枕边放置长达半年之久,每当心情枯燥或闲来无事之际都会拿过来阅读几页,以往读命理八股文的烦困一扫而光,反而是让我不知疲倦经常挑灯夜读至深夜。
书常读常新,每遍阅读后都会让我有新的体悟出来
我有随意浏览不喜深入思考的弊病,但自从开始阅读梁师的《子平基础概要》后,就有了在字上写写画画记录理论重点的喜好,后续养成了每翻一页书就必须要有心得输出的自律习惯。
周边亲友知道我在学习命理,时常拿出八字邀请我进行分析,其时我虽然不很擅长分析大运流年等实务,但对于十神的性格分析在半年的积累后确实是能做到得心应手,推算的结果也能得到大部分亲友的认同和信服。而这和经常翻阅和背诵《子平基础概要》的习惯是分不开的。
「命理精进」
有了周边亲友的鼓励,我有了精进命理系统的想法,并根据网友的推荐:将梁师的初级/中级/高级课程教材一起打包复印,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做到熟练运用。
如梁师所言:命理面向的客户有 80%是属于女性,婚姻和子女这两张几乎占据了女性论命的 85%,即使是论事业和学业,也是婚姻感情失利之外的无奈选择。
这一点和笔者论命的经验是极其吻合的。
所以在自学初级命理课程时,我对《女命通会》和《女命详解》这两本专论女命的书籍是十分看重的。《女命十干诗诀旨引》和《夫星喜忌表》是我在实务论命中经常会用到,可以很快速的推测出来宾夫星的成就/感情离散/寿命等重要信息,梁师能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将其整理归纳成简易实用的表格,对于后学来说真是莫大的功德。而这只是梁师众多著作中的一个小小事例……
在对八字原局有了比较清晰地认知后,我对命学的学习重心就转移到了大运流年:命理古籍中不乏有大运流年的精彩叙述,如《三命通会》《金不换大运》等,但理科生出身的笔者由于古文学基础不济,常常不能理会古圣先贤隐藏在简短字眼下的丰富表达,而有了梁师注解的《沈氏用神例解》和《金不换大运详解》等书籍就解决了笔者的困惑:
一、梁师忠实还原了先贤们的哲学思考,让我们可以透过梁师的解读去追溯先贤所处时代的命理风气。
二、古籍中所举的命例在梁师的条理清晰的阐释下变得亲近可感,从而让后学可以拂去时代的烟尘去触摸到命例本人的真切面目。
三、在遵循作者原意的基础上,如何去“举一反三”理解古籍中的隐晦表达?这也是诸多命理同好者的一个痛点,古籍虽然读懂了,但也仅限于文字本身的含义,而潜藏在古文字之下的丰富内涵却无从知晓。梁师笔耕不辍数十载以一己之力做到了举一反三,同时启发和鼓励后学能够举三反九,为命理界在古籍的挖掘工作尽己之全力。
「实务论命」
如果仅仅在理论层面上讲解,而不能在具体实务论命上给予指导,并不能算得上是完整的教育闭关。
笔者初学命理之时曾经有过以下的尴尬论命经历:
一、不接地气的术语堆砌:晦涩难懂的命理条文不能转化为打动人心的话语,苦苦寻觅的命学术语常常搞得对方一头雾水,使原本宾主皆欢的座谈不得已草草收场……
二、不通晓于人情世故:多采取冷漠嘲讽的语气去评价来宾的性格短板,易触及人性所不能忍受的六亲厄难。最终闹得双方不欢而散……
三、语多发而不中:词不达意和多言必失是命理新手在实务论命中的通病,若不能及时纠正,极易对命理甚至于人性产生灰暗心理。
幸运的是梁师为后学遗惠了《鬼谷子智略今注》《星象法诀》等实务论命的面谈法门,为“会看书不会论命”的业余人士提供了实务论命的操作指导。论命者在为来宾服务时能够熟练运用语言的力量,达到通晓人情和直击人心的双重目的,其建议也能够被对方乐于接受而相谈甚欢,甚至被来宾认为是心灵知音。
「尾声」
回忆两位命学长者,一位同村长者是我的命理启蒙。
虽结识于深冬时节,每念其勉励后辈的温厚情怀,身心便如围坐炉火般舒泰;令笔者惭愧不已的是:旅居他乡多年,和同村长者也在十年前断了联系。
然而每遇困境之时,轻抚长者留下的业已发黄的命书,因背负深厚期待而感使命重大,内心顿生无限豪情,感慨时光流转不息,吾辈不容懈怠,唯有砥砺前行才能不负所托。
一位则是恩情深重的授业明师(梁师传承班视频的忠实观众),初次接触梁师著作时,梁师便已仙逝多年,天人永隔之憾不免让我时常心怀感伤。
苦渡命理学涯之际,不免心思烦乱而学志消退,然而每次打开梁师著作,其亲切可掬的讲解方式总能让我开怀一笑,刹时便觉灵台清明,烦欲如冰雪融化般消解。
命学之途虽长夜漫漫,然而高举薪火的长者们已为后学烛照了前路……
时不我待,吾辈应携手相伴彼此勉励,以探究古籍奥学和发扬梁师绝学为己任,只争朝夕奋勇向前。